中國工程擔保事業的機遇與挑戰
發布日期:2015-11-13
中國工程擔保事業起步于1998年第一家專門的工程保證擔保公司成立,到今天已經有十六年的歷程。
期間,進一步得到2006年住建部有關在房地產項目中推行工程擔保,以及選定8個城市進行工程擔保制度試點的推動,到今天已培育出了一個總規模估計約為6000億左右的國內工程擔保市場,以及約200多家在各地住建部門備案的工程擔保公司。
現在很多擔保公司已經完全走上了專業化發展的道路,專注于經營工程履約保函這一符合國際慣例的擔保品種,在幫助工程項目業主規避和控制合同風險,通過銀擔合作幫助銀行控制工程保函風險,以及幫助承包商降低保證金負擔和開具保函成本等方面都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
近年來,與工程擔保市場幾乎同步發展的融資擔保市場不斷傳出因擔保公司資金鏈斷裂而陷入債務危機的負面新聞,但仔細觀察可以發現,這些負面新聞沒有一起是發生在專業的工程擔保公司身上。
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工程擔保公司的專業化能力將足以通過保前對承包商履約能力和信用的審慎考察,以及保后監管和及時的風險處置而有效地控制住保函違約風險,而工程擔保公司的這一工作正在給建筑市場創造著巨大的價值。 十多年來中國工程擔保市場的發展中也存在著一些因政府過度干預市場合同自由而帶來的泡沫,這主要來自于業主支付擔保與履約擔保對等提交的雙向擔保導致擔保價值的喪失。
特別是當這種雙向擔保還被部分城市納入施工許可審批的前置條件時,就催生了不少單純為應付政府監管而開具的虛假保函,之所以說這類保函是虛假的,是因為保函的受益人從一開始就不是因為真正認可工程擔保對他們帶來的價值,因此也從來沒有打算索賠,由于這類保函的索賠風險比正常的工程保函的風險更低,也導致了工程擔保市場一度的畸形發展和惡性競爭,事實上妨礙了專業化的工程擔保行業的健康發展。
期間,進一步得到2006年住建部有關在房地產項目中推行工程擔保,以及選定8個城市進行工程擔保制度試點的推動,到今天已培育出了一個總規模估計約為6000億左右的國內工程擔保市場,以及約200多家在各地住建部門備案的工程擔保公司。
現在很多擔保公司已經完全走上了專業化發展的道路,專注于經營工程履約保函這一符合國際慣例的擔保品種,在幫助工程項目業主規避和控制合同風險,通過銀擔合作幫助銀行控制工程保函風險,以及幫助承包商降低保證金負擔和開具保函成本等方面都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
近年來,與工程擔保市場幾乎同步發展的融資擔保市場不斷傳出因擔保公司資金鏈斷裂而陷入債務危機的負面新聞,但仔細觀察可以發現,這些負面新聞沒有一起是發生在專業的工程擔保公司身上。
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工程擔保公司的專業化能力將足以通過保前對承包商履約能力和信用的審慎考察,以及保后監管和及時的風險處置而有效地控制住保函違約風險,而工程擔保公司的這一工作正在給建筑市場創造著巨大的價值。 十多年來中國工程擔保市場的發展中也存在著一些因政府過度干預市場合同自由而帶來的泡沫,這主要來自于業主支付擔保與履約擔保對等提交的雙向擔保導致擔保價值的喪失。
特別是當這種雙向擔保還被部分城市納入施工許可審批的前置條件時,就催生了不少單純為應付政府監管而開具的虛假保函,之所以說這類保函是虛假的,是因為保函的受益人從一開始就不是因為真正認可工程擔保對他們帶來的價值,因此也從來沒有打算索賠,由于這類保函的索賠風險比正常的工程保函的風險更低,也導致了工程擔保市場一度的畸形發展和惡性競爭,事實上妨礙了專業化的工程擔保行業的健康發展。